close

自從那市集回來,一直反覆思考,為什麼那牛軋糖在這炎熱的冬天是如此的不堪一擊!

怪不得有些廠商都寫說,夏天要放在冰箱冷藏!

但窩主對它當天的表現確實不甚滿意,於是就激起科學家做實驗的精神...

從網路上不難查到煮糖的溫度要控制在130度-143度左右,隨著天氣的變化要做適度的調整,同時煮糖的溫度越高,硬度也越高!

因窩主當天帶去市集的牛軋糖,煮的溫度不是太低,怎會有不是太硬的狀況發生,於是今天前前後後就煮了四次糖。

(礙於成本考量前三次都沒加堅果,純粹試軟硬度跟糖度的調整=>最後還是變成了不同硬度的牛奶糖,窩主覺得還不錯吃耶!)

第一次直接挑戰高溫147度,果真成品冷掉後硬梆梆,且吃起來相當黏牙。

第二次試作145度,成品確實較147度的軟些,但還是不符合預期的軟硬度,還是會黏牙。

第三次試作143度,成品又比145度的軟,還算符合預期的軟硬度,不是太黏牙。

第四次一樣試作143度並加入堅果,與第三次試做結果相當。

結論:窩主總算是找到了符合自己預期的煮糖溫度!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By the way....

窩主的主旨寫的是不專業&不負責任的煮糖實驗喔!

不專業:沒有考量周遭環境的溫溼度及其他可變、不可變因素。

不負責任:每個人手邊的配方比例不同,故不代表煮到143度就一定符合你想要的軟硬度喔!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對了,看了落落長的文字,怎麼沒出現一張圖片,不是說有圖有真相嗎?

窩主確實在試作過程有想拍點什麼,但軟硬度這種東西,真的是只能意會不能言傳!

如果聰明的你,有更好記錄的方法,歡迎告訴窩主,先謝謝囉!

 

arrow
arrow

    HomexHandmad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